108 米塔颱風

基本資訊

影響期間:108年09月29日至10月01日
颱風強度:中度颱風
七級風暴風半徑:180公里
單日最大累積雨量:467.5毫米
主要災區:東北部

事件陳述

第18號米塔颱風為2019年第4個侵襲臺灣的颱風事件,所幸米塔颱風在靠近花東外海時,受臺灣地形及導引氣流影響,颱風中心轉為往北行進,並未如預期往臺灣宜蘭陸地靠近,致使風雨狀況大為減弱,對臺灣陸地影響程度顯著降低。颱風警報期間主要強降雨區域發生於颱風接近時迎風面之北部、東北部及颱風逐漸遠離後之北部山區。

應變期間(9月29日08時30分至10月01日12時00分)最大總累積雨量發生於宜蘭縣大同鄉牛鬥雨量站達492.5毫米、其他縣市最大總累積雨量為新北市平溪區火燒寮雨量站達438.0毫米、臺北市北投區竹子湖雨量站達423.0毫米,最大短時降雨及連續3小時最大累積雨量均發生於宜蘭縣大同鄉清水雨量站,最大短時降雨達74.0毫米(29日19時至20時),連續3小時最大累積雨量達175.0毫米(29日19時至22時),短時強降雨相當可觀。連續24小時及連續48小時最大累積雨量均發生於宜蘭縣大同鄉牛鬥雨量站,連續24小時最大累積雨量達467.5毫米(29日19時至30日19時)、連續48小時最大累積雨量達533.5毫米(28日21時至30日21時)。

針對本次米塔颱風事件,由於其形成颱風時距離臺灣已相當接近,氣象局於28日16時緊急召開前置情資研判會議,於29日08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經濟部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及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同步成立二級開設。水利署於29日09時00分召開署內防汛整備視訊會議,希掌握颱風來臨前關鍵時間強化各項防汛作業,力求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齊力預做最周全的準備。29日20時30分氣象局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經濟部水利署及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同歩提升為一級開設;10月1日05時30分氣象局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09時30分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及經濟部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降為一級縮編開設,01日上午颱風逐漸遠離,氣象局於01日11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同步配合撒除一級縮編開設,經濟部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12時撒除開設。

米塔颱風事件統計自29日08時30分至10月01日12時00分止,開設期間本署含所屬共11個單位成立災害緊急應變小組,計投入4,251人時之應變值勤人力,於宜蘭及新北市發布6則淹水警戒通報,另針對宜蘭縣、新北市、臺北市、新竹縣及苗栗等縣市發布12則水位警戒通報,其中淡水河屈尺水位站超過一級水位警戒,淡水河上龜山橋、三峽(2)、覽勝橋等水位站超過二級水位警戒,蘭陽溪蘭陽大橋、淡水河寶橋、台北橋、秀朗橋、土地公鼻、大直橋、新海大橋及鳯山溪新埔(2)、中港溪平安橋等水位站超過三級水位警戒。米塔颱風事件之災中調查,在宜蘭縣、新北市、臺北市及桃園市等4縣市內共發生11處積淹水災情,所幸均已順利退水且無水利設施受損;抽水機調度部份計支援基隆市、新竹市、苗栗縣、宜蘭縣、花蓮縣、新北市及新竹縣等7縣市合計11台次大型抽水機進行待命及抽水作業;米塔颱風事件應變概要資訊請參考圖1所示。

圖1 108年米塔颱風事件應變概要資訊

氣象動態

一、米塔颱風

  • 生成時間: 9月 28日08時。
  • 生成地點:菲律賓東方海面。
  • 最大強度:近中心最大風速0公尺/秒(中度颱風)
  • 暴風半徑:七級風暴風半徑180公里。
  • 侵臺日期: 9月29日 ~ 10月1日。
  • 侵臺路徑:第六類轉第一類(由宜蘭外海北上通過經東海往朝鮮半島南部海面行進)。
  • 颱風動態: 108年9月26日20時關島附近海面生成熱帶低壓,以時速26公里往西北西方向行進;28日08時發展成輕度颱風,逐漸往臺灣東南部海域行進,29日08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20時30分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23時增強為中度颱風。10月1日05時氣象局研判對臺灣本島陸地影響程度降低,05時30分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11時30分再解除海上颱風警報 (圖2)。
  • 颱風警報: 中央氣象局於9月29日08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29日20時30分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10月1日05時30分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01日11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颱風警報合計發布共18報。

今年第18號米塔颱風2019年9月28日08時於鵝鑾鼻東南東方1410公里之海面(北緯15.5度,東經132.2度)發展成輕度颱風。由於太平洋高壓導引氣流顯著,颱風形成後以時速26公里往西北西方向行進並逐漸增強,29日朝臺灣東南部海域逐漸接近(往西北方向行進)。29日08時颱風中心位於臺北東南方約920公里之海面(北緯13.8度,東經126.8度),穩定以24公里速度往臺灣東部海域行進,暴風圈逐漸接近臺灣東半部海域,氣象局於29日08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29日20時颱風行進至臺北東南方約640公里之海面,氣象局於29日20時30分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29日23時颱風增強至中度颱風,中心位於宜蘭南南東方約500公里之海面,其暴風圈逐漸接近臺灣東北部陸地及東部海域(圖3)。

29日晚上起至30日為颱風中心最靠近臺灣時段,亦為影響臺灣天氣最劇烈時段,北部、東北部地區受颱風環流及雲系影響,陣性強降雨不斷,所幸颱風中心在靠近花東外海時(30日10時至22時),受臺灣地形及導引氣流影響,颱風中心轉為往北行進,並未如預期往臺灣宜蘭陸地靠近,致使風雨狀況大為減弱(圖4)。01日05時颱風中心已移至基隆北北東方190公里海面,氣象局研判對臺灣本島陸地影響程度降低,於01日05時30分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01日11時颱風中心已移至基隆北方350公里海面,對臺灣北部海域已無影響,氣象局於11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圖5)。

統計本次事件,氣象局自9月29日08時30分發布米塔颱風海上颱風警報,29日20時30分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10月1日05時30分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11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及豪雨特報。應變期間臺灣地區共計2天03時處於颱風警戒狀態,發布颱風警報計18報。颱風警報期間主要強降雨區為颱風接近時迎風面之北部、東北部及颱風逐漸遠離後之北部山區。

圖2 108年米塔颱風路徑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3 108年9月28日至10月1日 08時地面天氣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4 108年09月30日10時、16時、22時 雷達回波及衞星雲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5 108年10月01日00時、05時、10時 雷達回波及衞星雲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水情分析

一、雨量

降雨特徵

米塔颱風事件由於颱風中心在靠近花東外海時,受臺灣地形及導引氣流影響,颱風中心轉為往北行進,並未如預期往臺灣宜蘭陸地靠近,致使風雨狀況大為減弱,較強降雨區域主要發生於颱風接近時的東北部、北部山區及颱風北移時西南風增強之北部山區。29至30日主要受颱風迎風面環流影響,29日最大日累積雨量為宜蘭縣大同鄉牛鬥雨量站達292毫米(圖6)、30日最大日累積雨量為宜蘭縣大同鄉翠峰湖雨量站達364毫米(圖7);01日受颱風北移西南風增強影響,最大日累積雨量為新竹縣尖石鄉鳥嘴山雨量站達160.5毫米(圖8)。

颱風應變期間(9月29日08時30分至10月01日12時00分)最大總累積雨量發生於宜蘭縣大同鄉牛鬥雨量站達492.5毫米、其他縣市最大總累積雨量為新北市平溪區火燒寮雨量站達438.0毫米、臺北市北投區竹子湖雨量站達423.0毫米,最大短時降雨及連續3小時最大累積雨量均發生於宜蘭縣大同鄉清水雨量站,最大短時降雨達74.0毫米(29日19時至20時) ,連續3小時最大累積雨量達175.0毫米(29日19時至22時),短時強降雨相當可觀。連續24小時及連續48小時最大累積雨量均發生於宜蘭縣大同鄉牛鬥雨量站,連續24小時最大累積雨量達467.5毫米(29日19時至30日19時)、連續48小時最大累積雨量達533.5毫米(28日21時至30日21時),應變期間全臺總雨量分布如圖9所示,應變期間最大總雨量測站如表1所示,最大短時雨量測站如表2所示,連續3小時、24小時及48小時最大累積降雨測站如表3至表5所示。

圖6 108年09月29日 日累積雨量 & 前10大累積雨量圖
圖7 108年09月30日 日累積雨量 & 前10大累積雨量圖
圖8 108年10月01日 日累積雨量 & 前10大累積雨量圖
圖9 108年米塔颱風期間全臺總雨量分布圖
(資料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表1 108年米塔颱風應變期間最大總累積雨量紀錄
表2 108年米塔颱風應變期間最大時雨量紀錄
表3 108年米塔颱風應變連續3小時最大累積雨量紀錄
表4 108年米塔颱風應變連續24小時最大累積雨量紀錄
表5 108年米塔颱風應變連續48小時最大累積雨量紀錄

二、雨量組體圖

應變期間最大總雨量測站為宜蘭縣大同鄉牛鬥雨量站,其雨量組體圖如圖10所示。另於宜蘭及新北市發布6則淹水警戒通報,各縣市曾發布淹水警戒通報雨量站之雨量組體圖如圖11所示。

圖10 108年米塔颱風最大總累積雨量站雨量組體圖
圖11 108年米塔颱風應變期間曾發布淹水警戒通報雨量站之雨量組體圖

三、潮位

應變期間連續24小時最大累積降雨前5名測站分別為宜蘭縣大同鄉牛鬥、清水、翠峰湖、寒溪等測站(以上測站均為蘭陽溪流域,屬蘇澳潮位站之水位資料)及臺北市北投區竹子湖測站(以上測站為淡水河流域,屬淡水潮位站之水位資料),實測水位相關歷程如圖12。

圖12 108年米塔颱風連續24小時最大累積雨量流域下游潮位歷程

四、河川水位資訊

應變期間針對宜蘭縣、新北市、臺北市、新竹縣及苗栗等縣市發布12則水位警戒通報,其中淡水河屈尺水位站超過一級水位警戒,淡水河上龜山橋、三峽(2)、覽勝橋等水位站超過二級水位警戒,蘭陽溪蘭陽大橋、淡水河寶橋、台北橋、秀朗橋、土地公鼻、大直橋、新海大橋及鳯山溪新埔(2)、中港溪平安橋等水位站水位超過三級水位警戒,其水位歷線圖如圖13所示,應變期間超過警戒水位之流域如圖14所示。(部份時段水位站資料有缺漏)

圖13 108年米塔颱風應變期間曾發布水位警戒水位站之水位歷程圖
圖14 108年米塔颱風應變期間曾達警戒水位之流域示意圖

應變小組作業情形

一、災害緊急應變小組開設情形

風災災害緊急應變開設歷程:(米塔颱風)

  • 經濟部水利署應變小組成立二級開設:108年9月29日08時30分
  •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成立二級開設:108年9月29日08時30分
  •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及經濟部水利署提升為一級開設:108年9月29日20時30分
  • 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108年10月01日05時30分
  •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及經濟部水利署降為一級縮編開設:108年10月01日09時30分
  •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解編:108年10月01日11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
  • 經濟部水利署應變小組解編:108年10月01日12時00分

本次米塔颱風事件,由於其形成颱風時距離臺灣已相當接近,氣象局於28日16時緊急召開前置情資研判會議,於29日08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經濟部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及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同步成立二級開設。

水利署於29日09時00分召開署內防汛整備視訊會議,希掌握颱風來臨前關鍵時間強化各項防汛作業,署長賴建信並於會中指示各河川局及水資源局保持高度警覺及注意人員安全,即時掌握颱風動態、降雨量,做好各項因應作業,聯繫自來水事業單位審慎監控原水濁度,妥適調度避免供水中斷;另外要求各單位務必提高警戒,提前做好防汛工作的各項介面串連以及最好的防汛準備,其中包含各河川局提前放空滯洪池,預留滯洪空間,防水擋板、抽水機、志工提前啟動及部署等措施,加速辦理預防性搶險及疏濬(特別是三峽河、烏來地區),同時責成各水資源局預劃水庫操作及排砂。同時,加強與地方政府溝通聯繫,提供各防汛熱點相關資料及必要協助,力求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齊力預做最周全的準備。

29日20時30分氣象局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經濟部水利署及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同歩提升為一級開設;10月1日05時30分氣象局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09時30分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及經濟部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降為一級縮編開設,01日上午颱風逐漸遠離,氣象局於01日11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同步配合撒除一級縮編開設,經濟部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12時撒除開設。

本次米塔颱風事件統計自29日08時30分至10月01日12時00分止,開設期間本署含所屬單位共11個單位成立災害緊急應變小組,計投入4,251人時之應變值勤人力,詳細開設狀態如圖15所示。

圖15 108年米塔颱風應變組織開設歷程

二、通報單發布情形

應變期間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於宜蘭及新北市發布6則淹水警戒通報,另針對宜蘭縣、新北市、臺北市、新竹縣及苗栗等縣市發布12則水位警戒通報,其中淡水河屈尺水位站超過一級水位警戒,淡水河上龜山橋、三峽(2)、覽勝橋等水位站超過二級水位警戒,蘭陽溪蘭陽大橋、淡水河寶橋、台北橋、秀朗橋、土地公鼻、大直橋、新海大橋及鳯山溪新埔(2)、中港溪平安橋等水位站超過三級水位警戒,通報單發布歷程如圖16所示,各通報單詳見附錄1。

圖16 108年米塔颱風應變期間警戒通報單發布歷程圖

三、抽水機調度

在此次事件中,應變小組支援基隆市、新竹市、苗栗縣、宜蘭縣、花蓮縣、新北市及新竹縣等7縣市合計11台次大型抽水機進行待命及抽水作業,抽水機支援情形如表7所示。

表7 108年米塔颱風水利署大型抽水機待命支援情形表

災情

一、積淹水事件

米塔颱風事件之災中調查,在宜蘭縣、新北市、臺北市及桃園市等4縣市內共發生11處積淹水災情,積淹水區域均已順利退水,相關淹水縣市及災害統計如表8,災情發生位置如圖17所示。(災情詳細資訊列載於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系統)

表8 108年米塔颱風淹水縣市及災害統計表
圖17 108年米塔颱風應變期間積淹水地點與水利設施損壞事件點位圖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 資料擷取時間:108/10/09
水利設施損壞事件資料來源:河川海岸組

二、水利設施損壞事件

本次事件無水利設施受損情形。

結語

米塔颱風為今年第4個侵襲臺灣的颱風事件,所幸米塔颱風在靠近花東外海時,受臺灣地形及導引氣流影響,颱風中心轉為往北行進,並未如預期往臺灣宜蘭陸地靠近,致使風雨狀況大為減弱,故對臺灣陸地影響程度顯著降低。應變小組開設期間本署含所屬共11個單位成立災害緊急應變小組,計投入4,251人時之應變值勤人力,較強降雨區域主要發生於颱風接近時的東北部、北部及颱風北移時西南風增強之北部山區,因此在宜蘭縣、新北市、臺北市及桃園市等4縣市內共發生11處積淹水災情,所幸均已退水且無水利設施受損情形,順利渡過本次事件危機。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