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2017年6月下旬中國長江一號洪水事件

[國際]2017年6月下旬中國長江一號洪水事件

影響期間:106年06月22日至106年07月02日

影響區域:西南地區的雲南、貴州,東南地區的浙江、安徽等11個省、共61座城市,因河川水位暴漲引發嚴重水災。

一、事件描述

2017年6月下旬,中國南方受持續性強降雨影響,長江中、下游及兩湖水系10條主要河流及89條中小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超過防洪堤可能出現險情,需加強巡視的警戒水位)洪水。西南地區的雲南、貴州,東南地區的浙江、安徽等11個省、共61座城市,因河川水位暴漲引發嚴重水災,並發生山崩、道路中斷、農田積水等災情,約1,108萬居民受到影響。官方統計本次事件共造成56人死亡、22人失蹤、2.7萬間房屋倒塌,經濟損失達252.7億元人民幣。圖1-1為中國南部部分省份遭遇嚴重水災情形。

圖1-1  中國大陸長江中、下游省份遭遇嚴重水災
(資料來源: 自由時報新聞網引用路透社照片)

1.1 地理位置

長江中、下游河網縱橫湖泊密布,地勢低平且多平原,位在巫山以東的長江及其支流的兩岸,被周圍低山丘陵(江南丘陵)交錯分割成四部分:兩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皖中平原和長江三角洲,面積30萬平方公里,海拔在50公尺以下。本次受災較嚴重的湖南省、貴州省、江西省、兩廣地區,即位於長江中、下游流域範圍。圖1-2為長江流域範圍、圖1-3為長江地形剖面圖。

圖1-2  長江流域範圍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圖1-3  長江地形剖面圖
(資料來源: 億庫網)

湖南省寧鄉縣是本次水災的重災區,位於黃材水庫所處的溈水下游。溈水是長江支流湘江的分支。圖1-4為寧鄉縣與黃材水庫地理位置圖。

圖1-4  寧鄉縣與黃材水庫地理位置圖
(資料來源: Goolge地圖重製)

1.2 氣象分析

長江中、下游地區梅雨(鋒面雨)約於每年6月中旬開始,持續至7月中旬結束。今年6月22日夜間,長江中、下游的貴州至江南北部一带出現區域性强降雨,貴州中部和東北部、湖南北部、湖北東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等地累積雨量超過100毫米,湖北咸寧、湖南岳陽和常德、江西九江等地達250~365毫米。

本事件降雨範圍呈現東西向帶狀分布,雨帶移動緩慢,於南北移動過程中降雨影響區域重複,導致江南中部地區累計雨量大,且持續時間長。圖1-5為6月22日20時-7月2日20時降雨量實況圖。

圖1-5  6月22日20時-7月2日日08時降雨量實況圖
《資料來源:新浪網新聞中心圖片再製》

二、災情描述

2017年6月下旬,中國南方暴雨造成長江中、下游地區11個省份61座城市約1,108多萬人受災,56人死亡、22人失蹤

,2.7萬間房屋倒塌,經濟損失252.7億元人民幣。其中,以湖南省寧鄉縣受災最為嚴重,全縣受災人數計 81.5萬,佔全縣人口的56%,死亡或失縱至少44人,官方表示此為當地水文、氣象記錄60年以來最嚴重的災情。圖2-1 為湖南省7月1日河灞決堤影片截圖。整起事件災情統計如表2-1。

圖2-1  7月1日湖南省河灞決堤
《資料來源:截取自大紀元新聞網短片http://www.epochtimes.com/b5/17/7/4/n9353012.htm》
表2-1 中國南方水災災情統計

三、政府應變作為

3.1政府應急響應開設

6月22日21時,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以下簡稱國家防總)及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針對連日強降雨發布防汛四級應急響應。整體事件中,湖南省長沙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最高發布至一級應急響應,各應變單位發布之應變等級如表3-1。

表3-1 本次事件各應變單位發布之應變等級

3.2三峽水庫出庫流量減少

7月1日晚間8時,湖南省長江中游蓮花塘江段水位上漲至35.52公尺,超過警戒水位2公分,國家防總於2日宣布「長江2017年第一號洪水」形成。為減輕長江中、下游防洪壓力,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依《長江流域上中游水庫群聯合調度方案》,聯合調度長江上游水庫群和三峽水庫攔蓄洪水。三峽水庫自7月1日14時起連續減少出庫流量,由每秒2.54萬立方公尺,逐步減至每秒7,780立方公尺。從1日14時到3日14時的48小時內,連續削減出庫流量達70%。

3.3投入救災人力、機具與金援

因應水災災情加重,中國中央企業如:國家電網、中國建築、中國華電、南方電網、中國中鐵等均參與救援工作。政府另調度衝鋒舟50艘、編織袋320萬個、彩條布303萬平方公尺、移動排澇設備30台(套)前往湖南省救災。

財政部、民政部提供浙江、江西、湖南、貴州4省7億元中央財政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支援受災群眾緊急轉移安置、過渡期生活救助、傾倒損壞房屋恢復重建補助,以及水災遇難人員家屬撫慰金發放。表3-2、圖3-1為本次水災中國政府主要應變歷程。

表3-2中國南方水災應變歷程表
圖3-1  中國南方水災應變歷程圖

四、致災原因

4.1降雨歷時長,範圍廣,强度大

湖南省水文局監測,6月份全省累計平均降雨量為407.1毫米,較歷年6月平均值多出91.6%,為歷來之最,總水量達860億立方公尺,約5個洞庭湖的水量。圖4-1為1961年以來湖南省6月降水量歷年變化,顯示今年6月降水量遠超出歷年6月的最高值。

圖4-1  1961年以來湖南省6月降水量歷年變化
《資料來源:新華網數據新聞》

4.2超歷史水位站點多

本次水災,長江中下游及兩湖水係有10條主要河流及89條中小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湖南湘江下游、資水下游及沅江中游發生超保證水位(超過歷史最高水位或能保證防洪工程、防護區安全運行的最高洪水位)洪水,湖南洞庭湖水位超警,江西樂安河上游發生超歷史洪水。湘江長沙段洪峰水位達到39.51公尺,較歷史最紀錄高出0.33公尺。湘江幹流全線超保證水位,洞庭湖最大入湖流量、出湖流量均為1949年以來最大值。僅湖南省即有1,642座中小型水庫溢洪。

4.3黃材水庫緊急洩洪過急,民眾應變不及

7月1日湖南省黃材鎮黃材水庫緊急洩洪,民眾認為是寧鄉縣成為水災重災區的主因。黃材水庫於2017年洪水過程中,洩洪放水流量每秒鐘200立方公尺是去年的2倍,7月1日7時開閘洩洪前3小時,始通知下游單位疏散撤離,民眾上街抗議政府延誤通知失職,導致民眾應變不及,加大洪水災害。圖4-1為湖南省寧鄉縣民眾上街抗議洩洪過急的網路影片截圖。

圖4-1  湖南省長沙市寧鄉縣民上街抗議洩洪過急
《資料來源:擷取自大紀元新聞網短片http://www.epochtimes.com/b5/17/7/4/n9353012.htm》

五、檢討及借鏡

5.1致災因素檢討

長江中、下游自三峽大壩興建以來,水患有增加的趨勢,氣候變遷、地形曲折低漥、人為工程影響都是可能的原因。值得關注的是重災區湖南省寧鄉縣致災的成因探討。寧鄉縣致災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層面:

一、河道的排洪能力:

寧鄉縣位處長湘江支流的溈水,溈水河道於過去48年間因城鎮建設佔用大量河道,河道的平均寬度不足100公尺,下游處部分河段河道僅30公尺寬,限制了溈水河道的排洪能力,進而抬高了河床,減少了行水空間。

二、水庫壽命

黃材水庫建於溈水上遊,其壽命已超過五十多年,1990年及2004年曾經歷2次加固工程,但仍屬危險水庫。7月1日長沙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指示黃材水庫緊急洩洪,降低黃材水庫水位,為求降低黃材水庫潰壩的風險。至於為何不及早洩洪,多認為具經濟因素的考量。

三、水庫洩洪預警時間

黃材水庫7月1日7時起洩洪,而啟動防汛二級應急響應的時間也是7月1日,最長預警時間未超過7小時。黃材水庫管理局電話下達洩洪命令給下游單位的時間7月1日4時,預警時間少於3小時,與中央政府於1998年要求的預警時間48小時相差甚遠。黃材水庫採用緊急洩洪的措施,人為增加下游的洪水流量,增大洪水災害。

5.2可供借鏡之處

臺灣河川短淺蓄水不易,降雨型態又存在者時間與空間的差異。以花蓮縣太麻里溪為例,其中上游地質鬆軟、坡度陡峻、多斷層岩層,長年嚴重崩積下,溪床已高於堤防外農田。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風災期間,太麻里溪決堤造成主溪床北側河川氾濫區的「溪底田」淹水成災,南迴鐵路太麻里段鐵道遭沖走達300~500公尺長。災後復健檢討河道沖蝕變遷情形,重新擬定治理計畫線並修正用地範圍線,進行河防設施工程。要確保河道排洪能力,政府需定期監測河川淤積情況,並加速完成疏濬,以減緩下游洪峰來臨時間。惟有長期推動流域綜合治理,結合土地合理利用,才能強化災害防救體質。圖5-1、圖5-2分別為莫克風災太麻里災前、災中衛星空照圖。紅色線為太麻里溪堤,紅點為台電變電所位置。

圖5-1  莫克風災太麻里災前衛星空照圖
《圖片來源:Google Earth》
圖5-2  莫克風災太麻里災中衛星空照圖
《圖片來源:Google Earth》

水庫、水壩雖可預留儲水空間,減少下游水患發生,但目前臺灣水庫平均淤積量約29.5%,導致水庫使用壽命縮短減,且為了兼顧民生與農業灌溉用水需求,蓄洪空間相形有限。政府已持續清淤工程,期能減緩水庫使用壽命銳減趨勢。

2004年(民國93年)艾利颱風造成臺北縣三重市(現為新北市三重區)一萬多戶民宅淹水,偵查鑑定結果為捷運箱涵工程未按圖施工所致;然風災期間翡翠水庫洩洪,曾被質疑是間接造成臺北縣三重市淹水的原因之一,後經翡翠水庫管理局澄清,洩洪係依標準程序進行,且可避免潰壩危機,才化解了民眾對於水庫洩洪存在的諸多疑慮。

臺灣水庫地理特性與中國大陸不盡相同,惟洩洪仍需遵照既定標準作業程序(SOP)進行,以翡翠水庫為例:平時發電或放水時,於放水前十分鐘,向下游地區發布放水警報。管理決策者除參考氣象預報趨勢外,亦應及早於白天決定因應對策,避免於夜間時段發布洩洪通知,使民眾應變不及而衍生災情。

綜觀本次中國洪災事件,隨著全球氣候環境的變遷,大自然變化的程度已高於我們所能預測,一味地阻災,並不能真正防災,完善的國土規劃才是未來整體防災的核心課題。


六、參考文獻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