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

基本資訊

影響期間:108年08月07日至08月11日
颱風強度:強度颱風
七級風暴風半徑:280公里
單日最大累積雨量:432.5毫米
主要災區:北部、南部
關鍵字:350 – 500 (mm) 8月 北部 南部 強颱 第1類颱風路徑 豪雨 豪雨事件 颱風

事件陳述

第9號利奇馬颱風為2019年第二個侵襲臺灣的颱風事件,所幸利奇馬颱風在接近臺灣東部外海時受到臺灣地形影響,颱風中心在宜蘭外海北移50公里,故對臺灣陸地影響程度顯著降低。颱風警報期間主要強降雨區域發生於颱風接近時迎風面之北部、東北部及颱風逐漸遠離後之中北部山區;豪雨警報期間主要強降雨區則為西南風受地形影響之中南部山區。

應變期間(8月7日17時30分至11日23時00分)最大總累積雨量發生於臺中市和平區稍來雨量站達637.0毫米、其他縣市最大總累積雨量為高雄市桃源區小關山雨量站達627.5毫米、嘉義縣梅山鄉太和村雨量站達622.0毫米,最大短時降雨發生於臺東縣卑南鄉利嘉雨量站達96.0毫米(08日15時至16時),其他地區最大短時降雨均達60至90毫米左右,短時強降雨相當驚人。連續3小時最大累積雨量發生於屏東縣三地門鄉上德文雨量站達173.5毫米(8日16時至20日19時)、連續24小時最大累積雨量發生於臺中市和平區雪嶺雨量站達432.5毫米(9日04時至10日04時)、連續48小時最大累積雨量發生於高雄市桃源區小關山雨量站達586.0毫米(9日18時至11日18時)、連續72小時最大累積雨量發生於臺中市和平區稍來雨量站達173.5毫米(8日19時至11日19時)。

針對本次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事件,水利署透過氣象情資已先行掌握,提前於8月5日16時30分召開署內防汛整備視訊會議,希掌握颱風來臨前關鍵時間強化各項防汛作業。署長賴建信並於6日接連視察嘉義縣東石鄉掌潭村、新港鄉南崙村埤子頭大排防水閘門、雲林縣斗南鎮石牛溪善功橋上下游堤段及彰化縣埔鹽鄉埔鹽、瓦瑤排水等處防汛整備情形,指示持續與地方政府密切聯繫,齊力預做最周全的準備。氣象局於6日16時召開前置情資研判會議,7日17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經濟部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及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同步成立二級開設。8日08時30分氣象局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經濟部水利署及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同歩提升為一級開設;9日20時30分氣象局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同歩配合降為二級開設,21時00分經濟部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亦降為二級開設;10日清晨颱風逐漸遠離,氣象局於10日08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及經濟部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同步配合撒除開設;另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因應颱風遠離後引進西南風影響,於10日08時30分同步轉換為0810豪雨事件三級開設,降雨情形持續至11日晚間始逐漸趨緩,氣象局於11日21時45分解除豪雨特報轉發布大雨特報,應變小組於23時00分撤除開設。

本次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事件統計自7日17時30分至11日23時00分止,開設期間本署含所屬單位共14個單位成立災害緊急應變小組,計投入5,245人時之應變值勤人力,於臺中、臺南、高雄、屏東及臺東等5個縣市內發布18則淹水警戒通報,另針對新北市、新竹縣、苗栗縣及臺中市等縣市發布6則水位警戒通報,其中東門橋、上龜山橋、平安橋、尖山大橋及農路橋水位站水位超過二級水位警戒、鳯山溪新埔(2)水位站水位超過三級水位警戒。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事件之災中調查,在基隆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及高雄市等5縣市內共發生13處積淹水災情,所幸均已順利退水且無水利設施受損;抽水機調度部份計支援新北市、宜蘭縣、基隆市、苗栗縣、雲林縣、臺南市及屏東縣等合計16台次大型抽水機進行待命及抽水作業;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事件應變概要資訊請參考圖1所示。

圖1 108年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事件應變概要資訊

氣象動態

一、利奇馬颱風

  • 生成時間: 8月 4日14時。
  • 生成地點:菲律賓東方海面。
  • 最大強度:近中心最大風速0公尺/秒(強烈颱風)
  • 暴風半徑:七級風暴風半徑280公里。
  • 侵臺日期: 8月7 ~ 10日。
  • 侵臺路徑:第六類轉第一類(由宜蘭外海北上通過經東海進入大陸浙江省)。
  • 颱風動態: 108年8月3日14時菲律賓東方海面生成熱帶低壓,4日14時發展成輕度颱風,7日17時颱風增強為中度颱風,中心位於臺北東南東方約730公里之海面,17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8日08時颱風增強至強烈颱風並行進至臺北東南東方約520公里之海面,其暴風圈逐漸接近臺灣北部陸地及東部海域,氣象局於8日08時30分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9日20時氣象局研判對臺灣本島陸地影響程度降低,20時30分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10日08時30分再解除海上颱風警報 (圖2)。
  • 颱風警報: 中央氣象局於8月7日17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8日08時30分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8月9日20時30分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8月10日08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颱風警報合計發布共16報。

今年第9號利奇馬颱風2019年8月4日14時於鵝鑾鼻東南東方1290公里之海面(北緯17.4度,東經131.9度)發展成輕度颱風,4至6日導引氣流不顯著,移動緩慢並逐漸增強,7日開始受副熱帶太平洋高壓導引氣流影響,朝臺灣東部海面逐漸接近(往西北方向行進,圖3)。7日17時颱風中心位於臺北東南東方約730公里之海面(北緯21.4度,東經127.5度)並穩定地往臺灣東部海域行進,暴風圈逐漸接近臺灣東半部海域,氣象局於7日17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8日08時颱風增強至強烈颱風並行進至臺北東南東方約520公里之海面,其暴風圈逐漸接近臺灣北部陸地及東部海域,氣象局於8日08時30分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圖4)。

8日下午起至9日上午為颱風中心最靠近臺灣時段,亦為影響臺灣天氣最劇烈時段,北部、東北部地區受颱風環流及雲系影響,陣性強降雨不斷,所幸颱風中心在靠近宜蘭外海時(8日18時至24時),受臺灣地形影響颱風中心有往北移50公里左右情況,致使風雨狀況大為減弱(圖5、6)。9日20時颱風中心已移至臺北北方290公里海面,氣象局研判對臺灣本島陸地影響程度降低,於9日20時30分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10日08時颱風中心已登陸大陸浙江省,對臺灣北部海域已無影響,08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

圖2 108年第9號利奇馬颱風路徑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3 108年8月4至7日 14時地面天氣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4 108年8月7日17時及8日00、08時 紅外線雲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5 108年08月08日12時、18時、24時 雷達回波及衞星雲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6 108年08月09日06時、12時、18時 雷達回波及衞星雲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二、0810豪雨

  • 豪雨特報歷程
    • 8月10日08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續發豪雨特報。
    • 8月11日21時45分,解除豪雨特報轉發布大雨特報。

10日開始隨著颱風北移引進之西南風增強,配合原本在巴士海峽的暖溼水氣,使中南部山區持續激發劇烈對流降雨,劇烈對流持續至11日晚間始逐漸趨緩(圖7、8),氣象局於21時45分解除豪雨特報轉發布大雨特報,23時應變小組撤除。

三、小結

統計本次事件,中央氣象局自8月7日17時30分發布利奇馬颱風海上颱風警報,8日08時30分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9日20時30分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10日08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暨發布西南風影響豪雨特報,至11日21時45分解除豪雨特報。應變期間臺灣地區共計2天15時處於颱風警戒狀態,發布颱風警報計16報,1天13小時15分處於豪雨警戒狀態。颱風警報期間主要強降雨區分別為颱風接近時迎風面之北部、東北部及颱風逐漸遠離後之中北部山區;豪雨警報期間主要強降雨區則為西南風受地形影響之中南部山區。

圖7 108年08月10日08時、16時、24時 雷達回波及衞星雲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8 108年08月11日08時、16時、20時 雷達回波及衞星雲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水情分析

一、雨量

降雨特徵

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事件由於颱風中心受到臺灣地形影響,颱風中心在宜蘭外海北移50公里,致風雨情形大為減弱,較強降雨區域主要發生於颱風接近時的東北部、中北部山區及颱風北移時西南風增強之中南部山區。8至9日主要受颱風環流影響,8日最大日累積雨量為屏東縣三地門鄉上德文雨量站達179毫米(圖9)、9日最大日累積雨量為新竹縣五峰鄉白蘭雨量站達344毫米(圖10);10日至11日受颱風北移後西南風增強影響,10日最大日累積雨量為高雄市桃源區南天池雨量站達327毫米(圖11)、11日最大日累積雨量則為嘉義縣梅山鄉太和村雨量站達338.5毫米(圖12)。

應變期間(8月7日17時30分至11日23時00分)最大總累積雨量發生於臺中市和平區稍來雨量站達637.0毫米、其他縣市最大總累積雨量為高雄市桃源區小關山雨量站達627.5毫米、嘉義縣梅山鄉太和村雨量站達622.0毫米,最大短時降雨發生於臺東縣卑南鄉利嘉雨量站達96.0毫米(08日15時至16時),其他地區最大短時降雨均達60至90毫米左右,短時強降雨相當驚人。連續3小時最大累積雨量發生於屏東縣三地門鄉上德文雨量站達173.5毫米(8日16時至20日19時)、連續24小時最大累積雨量發生於臺中市和平區雪嶺雨量站達432.5毫米(9日04時至10日04時)、連續48小時最大累積雨量發生於高雄市桃源區小關山雨量站達586.0毫米(9日18時至11日18時)、連續72小時最大累積雨量發生於臺中市和平區稍來雨量站達173.5毫米(8日19時至11日19時),應變期間全臺總雨量分布如圖13所示,應變期間最大總雨量測站如表1所示,最大短時雨量測站如表2所示,連續3小時、24小時、48小時及72小時最大累積降雨測站如表3至表6所示。

圖9 108年08月08日 日累積雨量 & 前10大累積雨量圖
圖10 108年08月09日 日累積雨量 & 前10大累積雨量圖
圖11 108年08月10日 日累積雨量 & 前10大累積雨量圖
圖12 108年08月11日 日累積雨量 & 前10大累積雨量圖
圖13 108年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期間全臺總雨量分布圖
(資料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二、雨量組體圖

應變期間最大總雨量測站為臺中市和平區稍來雨量站,其雨量組體圖如圖14所示。另於臺中、臺南、高雄、屏東及臺東等5個縣市內發布18則淹水警戒通報。

圖14 108年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最大總累積雨量站雨量組體圖

三、潮位

應變期間連續24小時最大累積降雨前5名測站分別為臺中市和平區雪嶺、稍來測站(以上測站均為大甲溪流域,屬臺中港潮位站之水位資料),高雄市桃源區小關山測站(以上測站為高屏溪流域,均屬東港潮位站之水位資料),嘉義縣梅山鄉太和村測站(以上測站為濁水溪流域,均屬箔子寮潮位站之水位資料),新竹縣五峰鄉白蘭測站(以上測站為頭前溪流域,均屬新竹潮位站之水位資料),實測水位相關歷程如圖16。(部份時段潮位站氣象局資料有缺漏)

圖16 108年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連續24小時最大累積雨量流域下游潮位歷程

四、河川水位資訊

應變期間針對新北市、新竹縣、苗栗縣及臺中市等縣市發布6則水位警戒通報,其中東門橋、上龜山橋、平安橋、尖山大橋及農路橋水位站水位超過二級水位警戒、鳯山溪新埔(2)水位站水位超過三級水位警戒,其水位歷線圖如圖17所示,應變期間超過警戒水位之流域如圖18所示。(部份時段水位站資料有缺漏)

圖17 108年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應變期間曾發布水位警戒水位站之水位歷程圖
圖18 108年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應變期間曾達警戒水位之流域示意圖

應變小組作業情形

一、災害緊急應變小組開設情形

針對本次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事件,水利署透過氣象情資已先行掌握,提前於8月5日16時30分召開署內防汛整備視訊會議,希掌握颱風來臨前關鍵時間強化各項防汛作業,包含盤點油料及備品,進行各式閘門、發電機、抽水站、軟硬體設施、營運管理系統、上游濁度監測站、放水警報廣播等檢查,並請工務所督促廠商加強防汛整備,依防汛計畫成立防汛搶險隊,備妥防汛措施,預為安排調度防汛人力、器材及機具設備,力求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署長賴建信並於6日接連視察嘉義縣東石鄉掌潭村、新港鄉南崙村埤子頭大排防水閘門、雲林縣斗南鎮石牛溪善功橋上下游堤段及彰化縣埔鹽鄉埔鹽、瓦瑤排水等處防汛整備情形,指示持續與地方政府密切聯繫,齊力預做最周全的準備。

氣象局於6日16時召開前置情資研判會議,決議於7日17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經濟部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及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同步成立二級開設。8日08時30分氣象局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經濟部水利署及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同歩提升為一級開設;9日20時30分氣象局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同歩配合降為二級開設,21時00分經濟部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亦降為二級開設;10日清晨颱風逐漸遠離,氣象局於10日08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及經濟部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同步配合撒除開設;另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因應颱風遠離後引進西南風影響,於10日08時30分同步轉換為0810豪雨事件三級開設,降雨情形持續至11日晚間始逐漸趨緩,氣象局於11日21時45分解除豪雨特報轉發布大雨特報,應變小組於23時00分撤除開設。

本次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事件統計自7日17時30分至11日23時00分止,開設期間本署含所屬單位共14個單位成立災害緊急應變小組,計投入5,245人時之應變值勤人力,詳細開設狀態及值班人力出勤情形如圖19及表7所示。

風災災害緊急應變開設歷程:(利奇馬颱風)

  • 經濟部水利署應變小組成立二級開設:108年8月7日17時30分
  •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成立二級開設:108年8月7日17時30分
  •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及經濟部水利署提升為一級開設:108年8月8日08時30分
  •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二級開設:108年8月9日20時30分(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 經濟部水利署應變小組二級開設:108年8月9日21時00分
  •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解編:108年8月10日08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
  • 經濟部水利署應變小組解編:108年8月10日08時30分
  • 水利署應變小組開設歷程:(0810豪雨)
  • 水利署三級應變開設:108年08月10日08時30分
  • 撤除應變開設:108年08月11日23時00分
圖19 108年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應變組織開設歷程

二、通報單發布情形

應變期間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於臺中、臺南、高雄、屏東及臺東等5個縣市內發布18則淹水警戒通報,另針對新北市、新竹縣、苗栗縣及臺中市等縣市發布6則水位警戒通報,其中東門橋、上龜山橋、平安橋、尖山大橋及農路橋水位站水位超過二級水位警戒、鳯山溪新埔(2)水位站水位超過三級水位警戒,通報單發布歷程如圖20所示。

圖20 108年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應變期間警戒通報單發布歷程圖

三、抽水機調度

在此次事件中,應變小組支援新北市、宜蘭縣、基隆市、苗栗縣、雲林縣、臺南市及屏東縣等合計16台次大型抽水機進行待命及抽水作業,抽水機支援情形如表8所示。

災情

一、積淹水事件

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事件之災中調查,在基隆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及高雄市等5縣市內共發生13處積淹水災情,積淹水區域均已順利退水,相關淹水縣市及災害統計如表9,災情發生位置如圖21所示。(災情詳細資訊列載於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系統)

圖21 108年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應變期間積淹水地點與水利設施損壞事件點位圖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 資料擷取時間:108/08/23
水利設施損壞事件資料來源:河川海岸組

二、水利設施損壞事件

本次事件無水利設施受損情形。

結語

本次利奇馬颱風暨0810豪雨為今年第二個侵襲臺灣的颱風事件,所幸利奇馬颱風在接近臺灣東部外海時受到臺灣地形影響,颱風中心在宜蘭外海北移50公里,致風雨情形大為減弱,故對臺灣陸地影響程度顯著降低。應變小組開設期間本署含所屬共14個單位成立災害緊急應變小組,計投入5,245人時之應變值勤人力,較強降雨區域主要發生於颱風接近時的東北部、中北部山區及颱風北移時西南風增強之中南部山區,因此在基隆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及高雄市等5縣市內共發生13處積淹水災情,所幸均已退水且無水利設施受損情形,順利渡過本次事件危機。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