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2019年非洲伊代強烈氣旋事件
基本資訊
發生時間:2019年3月5日-3月16日
影響區域:非洲東南地區國家
一、事件描述
019年3月2日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將莫三比克海峽的雲團評為熱帶擾動並給 予編號98S(圖1)。
2019年3月4日法國氣象局(MFR)將此熱帶擾動評定為熱帶性低氣壓並給予編 號11R。
2019年3月5日凌晨11R登陸莫三比克,但雲系並未立即消散,在陸地上打轉後又移出海增強並快速發展。
2019年3月6日上午9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評級升為「中等」。
2019年3月9日上午6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評級升為「高等」,並同步 發布為熱帶氣旋並發布警報。
2019年3月9日14時11R再次移入莫三比克海峽,法國氣象局再次將其升格為 熱帶低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熱帶氣旋編號 18S。
2019年3月10日8時法國氣象局將18S升格為中度熱帶風暴,並由馬達加斯加 命名為伊代(Idai)。
2019年3月11~14日熱帶氣旋伊代迅速增強為強烈氣旋。
2019年3月15日凌晨伊代在巔峰狀態登陸莫三比克陸地,中午登陸貝拉市。
2019年3月16日伊代受地形影響減弱,但殘餘雲系仍在東非影響數日。
2019年3月22日伊代的殘餘雲系再次移入莫三比克海峽,3月23日完全消散。
強烈氣旋伊代(Intense Tropical Cyclone Idai)最強風速195公里/小時, 陣風 280公里/小時,最低氣壓,940百帕,影響地區為莫三比克、馬拉威、馬達加斯加、辛巴威等國,造成856人死亡(死亡總數仍未確定) (表1),損失超過美金 10億元,災情最嚴重的是莫三比克貝拉市,淹水範圍極大,從太空都可清晰觀察到(圖2)。
二、災情描述
在尚未命名為「伊代」前的低壓系統,即在非洲南部地區造成169人遇難。在馬拉威,有56人死亡,577人因伊代造成的洪水受傷。低壓增強命名伊代後在馬達加斯加、馬拉威、莫三比克和辛巴威造成嚴重氾濫,造成至少856人喪生,超過300萬人受到直接影響,數十萬人需要援助。隨著伊代的登陸,莫三比克第二大城市貝拉超過50萬戶停電,九成地區「受損或摧毀」,八成電力網破壞,所有道路中斷(圖3~圖4)。
受強烈氣旋伊代侵襲期間,每日簡要災情新聞如下:
- 3月11日非洲國家馬拉威國土安全部部長道西(Nicholas Dausi)10日表示,馬拉威南部的洪水災情已導致30人喪命,逾23萬人無家可歸。
- 3月14日莫三比克中部和北部遭暴雨侵襲引發洪災,至少66人死亡,超過14萬人受災。莫三比克18個醫院被毀,938間教室被毀,9738個學生受到影響。
- 3月17日辛巴威東部遭西南印度洋的強烈熱帶氣旋「伊代」風暴吹襲24死15傷, 造成至少24人死亡, 15人受傷, 另有數十人失蹤,暴雨導致山泥傾瀉, 河流決堤, 幾十間房屋和一間學校被洪水沖毀, 造成嚴重傷亡,但由於洪水沖毀部分公路橋樑, 救援人員進入災區遇到困難。
- 3月18日熱帶氣旋橫掃非洲3國 釀150死,數百人失蹤,成千上萬居住在窮困偏遠地區的民眾,因斷電斷路而受困。
- 3月19日熱帶氣旋襲莫三比克沿海城市恐逾千死傷。聯合國機構和紅十字會都加入救援行列,利用直升機裝載食物和藥物補給,送抵這些赤貧的非洲南部國家。同時在馬拉威,人們正面臨著熱帶氣旋之後第二次暴洪的威脅。
- 3月19日莫三比克總統紐西(Filipe Nyusi)18日表示,在熱帶氣旋伊代(Idai)和先前的洪水侵襲下,莫三比克的罹難人數恐將超過1千人,使得可能的死亡數字遠超過當前的統計。災區視察有兩條河流氾濫,村莊慘遭淹沒消失,遺體漂浮在水上。紐西總統宣布,從20日起舉行為期3天的國殤。
- 3月21日熱帶氣旋伊代(Idai)上星期侵襲非洲南部的莫三比克、辛巴威和馬拉威三國,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已經增加到最少371人。
- 3月21日非洲「伊代」大洪災,國際馳援難已進入,百萬災民孤立無援。熱帶氣旋「伊代」重創非洲東南部,在莫三比克、辛巴威與馬拉威,都造成極為嚴重的洪災和土石流。莫三比克災情最為慘烈,該國擁有55萬人口的第二大城港都貝拉市,就有將近90%的都會區被洪水沖垮,淹水的道路上甚至處處可見屍體漂流。辛巴威政府已證實100多人死亡,但也悲觀地表示,實際死亡人數恐怕會將近3倍以上。
- 3月21日雖然伊代雲系已在16日消散,但非洲東南地區的暴雨仍在持續,洪災淹水難以消退,當地被洪水圍困、孤立無援的災情更雪上加霜。
- 3月22日受到熱帶氣旋「伊代(Idai)」的影響,死亡人數還將大幅上升。
- 國際援助組織「救助兒童會」說,莫三比克中部洪水災區的寬度超過48公里,超過10萬人面臨河水潰堤危險。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言人Herve Verhoosel稱,莫三比克的蓬圭河、布濟河已經潰堤,其他大壩蓄水量達到95%至100%。
-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表示,他們正在為另一條河流潰堤的可能性做準備,另外由於強風和降雨,救援工作一度停滯。
- 莫三比克政府20日發布消息說,該國從19日晚進入全國緊急狀態,並從20日起設立為期3天的全國哀悼期,悼念災害中的遇難者。
- 3月22日莫三比克洪災過後…積水未退遺體腐爛,霍亂瘧疾疫情拉警報。仍有積水未退的狀況,腐爛遺體問題尚待解決,現已傳出多個霍亂病例,且感染瘧疾的患者數正持續增加當中。
- 3月22日熱帶氣旋肆虐東非3國 600死逾5萬人失蹤,預料洪水消退後,會發現更多遺體。另外,慈善組織表示,洪水來得不是時候,因當地正相繼進入收割季,這場天災,使得這三個已在貧困線上掙扎的國家雪上加霜。
- 3月24日「往高處爬到不能再爬為止」:最強熱帶氣旋襲擊非洲3國、官方證實已逾700死,莫三比克(24)日通報死亡人數增加。莫三比克總統說,「這種種的跡象都顯示,我們的死亡人數絕對可能超過1000人」。甚至有些專家還認為這個數字過於保守。
- 3月24日「伊代」延禍莫三比克爆霍亂瘧疾,非洲東南部月中遭熱帶氣旋「伊代」(Idai)侵襲,災情慘重,兩條主要河流潰堤,風暴登陸點莫三比克貝拉市多處被洪水圍困,紅十字會表示,災區已爆發霍亂和瘧疾。聯合國糧食計劃署22日宣布,將當地水災列為第3級危急程度。
- 3月26日11萬災民擠爆莫三比克難民營!熱帶氣旋橫掃東非已釀750死 瘧疾、霍亂疫情蠢蠢欲動,莫三比克環境部長柯瑞亞(Celso Correia)表示,所有死亡人數都只是初步估計,總計罹難人數必須待洪水退去後才能確定,但光是莫三比克一國最終死亡人數可能都高於莫國總統紐西(Filipe Nyusi)初估的1000人。
- 3月26日熱帶氣旋伊代重創非洲3國,國際急救援。
- 3月28日熱帶氣旋重創非洲三國,小鎮直接沉入水底、屍體數不完。
- 4月3日熱帶氣旋吹襲辛巴威增至近270人死亡。
三、政府應變作為(國際援助)
- 伊代發展成強烈氣旋前的低壓時期,即已造成淹水及死亡事件,馬拉威政府撥款1640萬美元來減輕洪水造成的損失;莫三比克政府撥款1760萬美元為洪水災民提供援助。
- 3月14日因持續降雨和熱帶氣旋「伊代」的接近,政府宣布進入紅色預警狀態。
- 3月15日凌晨伊代在巔峰狀態登陸莫三比克陸地,中午登陸貝拉市。莫三比克、馬拉威及辛巴威三國均經濟低落,是聯合國宣布的世界最低度開發國家和重債窮國,基本防颱設施非常薄弱,毫無招架防禦措施,只能任憑狂風暴雨摧殘。
- 3月17日強風暴雨後造成洪水氾濫,辛巴威政府派救援隊伍前往相關區域, 但由於洪水沖毀部分公路橋樑, 救援人員進入災區遇到困難,救災績效不彰。
- 3月19日莫三比克沿海城市90% 被毀,粗估恐逾千死,50萬人受災。全賴聯合國機構和紅十字會加入救援行列,利用直升機裝載食物和藥物補給,送抵這些赤貧的非洲南部國家。
- 3月19日莫三比克考慮到安全問題,軍方只能由陸地救援。同時在馬拉威,人們正面臨著熱帶氣旋之後的第二次暴洪的威脅,軍人救災亦無從施展。
- 3月21日莫三比克土地與環境部長科雷亞(Celso Correia) 表示,伊代氣旋橫掃莫三比克,引發洪災,洪水開始消退,當局正動用所有可能的辦法,每天24小時不停的工作,拯救民眾的生命。聯合國方面也提供了援助。最優先的工作是運送糧食和其他補給物資給受災地區的民眾,而不是將災民送出災區。
- 3月21日莫三比克總統菲利佩紐西 (Filipe Nyusi)表示,氣旋及其引發的洪災所造成的最終死亡人數,可能超過1千人。紐西日前宣布,從20日起舉行為期3天的國殤,並宣布莫三比克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 3月21日雖然伊代雲系已經在3月16日消散,但非洲東南地區的暴雨仍在持續,洪災淹水難以消退,讓當地被洪水圍困、孤立無援的災情更雪上加霜,國際馳援難入,百萬災民孤立絕境。
- 3月22日預估豪雨將持續到22日以後,救災行動和實際災情的掌握,都會再往後推遲。雖各國的救援組織陸續進駐,然而災區範圍大、災民人數眾多,加上連日豪雨以及交通阻斷的不利因素,都讓救災行動窒礙難行。
- NGO「南非救援」(Rescue South Africa)在空軍的協同下,出動3架直升機投入救災,但是救援速度根本來不及,有時候受困的5個人,只能先救起2個,有時只能空投食物之後先暫時放棄,趕往其他更嚴重的地區…,南非救援的負責人謝爾(Ian Scher)向《法新社》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救災設備和資源的支援,否則根本無法應付的慘況。
- 3月23日還有成千上萬的人被困在屋頂和樹上,根本等不到救援,國際紅十字會也向《法新社》表示,尚未脫困的災民,也僅能以空投物資的形式提供緊急援助,而聯合國相關單位也已搭建多處臨時避難所,安置已獲救的災民。但隨著搶救黃金時間一點一滴逝去,災區現場也逐漸面臨惡化的困境。「無國界醫生組織」向《路透社》表示,由於災區現在極度缺乏食物與乾淨的飲用水,現在環境中的水源也幾乎受到汙染,憂心日後爆發傳染病、肺炎等疾病威脅。
- 聯合國表示,莫三比克、辛巴威與馬拉威的災情比預期嚴重,救災難度高、相關資源陷入困頓,而現地的救援組織也正全力與時間賽跑。正面臨嚴重的人道危機,影響人數恐將近百萬人。歐盟已緊急援助390萬美元、英國則表示將提供790萬美元。東非國家坦尚尼亞(Tanzania)軍方則提供238噸的食物和藥品,印度海軍則有3艘艦艇移至貝拉,準備協助疏散作業。
- 南非沙索公司(Sasol)承諾向莫三比克境內受熱帶氣旋「伊代」(Cyclone Idai)影響嚴重的索法拉省貝拉和棟多,以及伊尼揚巴內省的其他受災地區捐贈25萬美元,約1500萬美提卡,用於災後重建與救援。沙索莫三比克區域總監Ovidio Rodolfo表示:要與莫三比克的人民團結在一起,尤其是在這場毀滅性的自然災害之後亟需重建的社區。沙索正在與莫三比克紅十字會(Red Cross Mozambique)和國家災害管理研究所(INGC)合作,共同向受災社區提供援助。
- 3月23日世界展望會在莫三比克、馬拉威及辛巴威提供糧食及物資,已在馬拉威提供約80,000人食、防水布、蚊帳和淨水所用的氯等物資,在莫三比克提供12,000人糧食和42,000人基本生活物資,在辛巴威則向受災家庭分發毯子、水桶、淨水錠、衛生用品、簡易廚具等物資。世界展望會救援團隊亦持續前進災區,勘察受災情況,並進行糧食援助、水資源暨衛生、兒童保護等救援工作;未來將擬訂長期重建計畫,協助南部非洲三國的受災社區強化防災能力。
- 台灣世界展望會透過飢餓三十募款,投入莫三比克、馬拉威、辛巴威的洪災與風災救援工作,邀請各界捐款響應,使流離失所的兒童不再受到飢餓、失學等威脅,失去家園的居民更能找回重建的希望!
- 由於這些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落後,在「伊代」登陸的幾天後受災程度之嚴重才真正受到重視。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發言人Matthew Cochrane19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一場聯合國會議上說,世界沒有真正意識到這場災害的嚴重程度,它的「恐怖程度、全面影響只會在今後幾天顯現」。
- BBC報導救援人員持續挺進災區,以緩慢速度運送救援物資,但當地災情嚴重,直升機短缺,部分地區甚至完全無法進入,外傳有大批災民仍未收到緊急配給的物資,甚至仍待在屋頂、樹上等待救援。
- 根據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的聲明,許多救援組織越來越擔心潛在疾病會因此爆發,「貝拉城已出現多個霍亂病例,且在被洪水困助的災民當中,感染瘧疾的人數也正在增加當中。」
- 紅十字會救援人員表示,在災害發生後不久,糧食署的一架飛機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抵達貝拉,但因貝拉「四面都是洪水」,港口和城市沒有任何基礎設施,機上搭載的食品只能通過人力「一箱一箱徒手搬運」。
- 造成莫三比克、辛巴威、馬拉威3國災情慘重,不少村落被洪水淹沒,通訊受阻交通也中斷,救援團隊難以深入災區,是莫三比克近20年來最大災害。不過持續的降雨使得救援任務變得更加複雜,除了通往其他城市的道路受阻,也讓衛星影像失準,導致當地高層官員到村民,都處於資訊不完全的狀態中。
- 3月26日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聲明稿表示,額外增加的金額讓援助總金額達到410萬美元,用以採購大約2500噸的白米、大豆和蔬菜油,提供大約16萬災民度過一個月。
- 3月26日南非大型連鎖超商Pick & Pay承諾將捐助價值20萬南非幣(約新台幣44萬元)的食物給災民度過難關。同時指示辛巴威分公司即刻啟動救援行動,捐贈食品和白糖給災民。
- 3月26日南非人道救援組織「贈物者組織」(Gift of theGivers Fundation)已經準備大量淨水器,預備送往災區,成為提供災民清潔安全飲用水最實用、最輕便且最具成本效益的快速方式。
- 台灣慈濟基金會也已啟動救援機制,發起一人一磚救援行動,募集台灣人愛心幫助災民興建堅固的磚房,並由慈濟南非分會作為大型物資集散中心,包括毛毯、蚊帳等,已經以最迅速、最有效方式將物資運往災區。
- 4月3日中國、美國、歐盟、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已宣布提供緊急援助。
四、致災原因研判
1.降雨時間長:
在尚未命名為「伊代」前的低壓系統,3月2日至3月8日,即在非洲莫三比克地區降下豪雨造成洪水,有169人遇難。3月8日命名為「伊代」後至3月14日增強為強烈氣旋,氣旋中心都在近海,外圍雲系涵蓋莫三比克,降雨不斷。3月15日凌晨「伊代」在巔峰狀態登陸莫三比克陸地,中午登陸貝拉市,超大豪遇雨過後,雖氣旋強度減弱,強降雨仍持續至3月22日才舒緩,前後十餘天的持續豪雨造成河川潰堤,積淹水不退,通信、交通斷絕,救災困難。
2.國貧基礎建設不足:
莫三比克、馬拉威及辛拉威等國經濟低落,是聯合國宣布的世界最低度開發國家和重債窮國,防災基礎設施極為薄弱,遭遇強風豪雨,只能祈禱,毫無招架抵禦能力,政府在發生災難時亦無力救援,完全仰賴國際組織,因淹水範圍太大,甚至國際組織進入災區施救都困難重重。
五、檢討借鏡
我國在防災基礎建設、天氣預報能力、防救災能力、通訊傳播能量及民眾防災意識等均優於非洲諸國,若遭逢類似天災,有信心與能力將災害減到最低。而人為造成之全球暖化數據不斷上升,破紀錄的頻率亦將不斷出現,若類似0823豪雨或莫拉克颱風重現,而且是莫拉克颱風降雨時間的1.2倍,0823豪雨總降雨量的1.2倍,甚或是1.5倍,要如何因應?才能將災害降到最低,是需要靜下來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