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2016歐洲洪災事件

基本資訊

發生時間:2016年5月~6月

影響區域:德國、法國、奧地利、瑞士、比利時、羅馬尼亞等國均受影響,其中德國西部及東南部、法國中北部災情尤為嚴重。

一、事件陳述

2016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本報告中除特別註明,皆使用歐洲中部時間UTC+1),歐洲中西部受到低壓籠罩,大氣環境較不穩定,加上噴流的激發,造成連日大雨,德國、法國、奧地利、瑞士、比利時、羅馬尼亞等國均受影響,其中德國西部及東南部、法國中北部災情尤為嚴重,如圖1-1所示。此次大雨導致的洪災在兩國造成莫大的損失,合計至少11人死亡。流經法國巴黎的塞納河水位暴漲,達到6.10公尺,為1982年以來最高紀錄,並造成潰堤,使巴黎市區嚴重淹水。

圖1-1 德國、法國受影響區域
(圖片來源:BBC)

1.1 地理位置

(1) 德國 下巴伐利亞行政區位於巴伐利亞自由邦,為德國16個自治邦州之1,位於德國東南部,如圖1-2。 巴伐利亞首府為慕尼黑,面積為德國第一、人口數則為德國第二,許多德國企業的總部均設在巴伐利亞,為德國相當重要的經濟體。

圖1-2 德國,巴伐利亞自由邦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 法國 法蘭西島大區及中部-羅亞爾河谷大區為法國一級行政區,位於法國中北部(如圖1-3所示),其中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巴黎,為法國的首都圈,俗稱大巴黎地區,是法國政治、文化及經濟的中心,其GDP約佔法國全體1/4。

圖1-3 法國,法蘭西島大區及中部-羅亞爾河谷大區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塞納河為法國第二大河,流經巴黎市中心,全長780公里,流域面積7.8萬平方公里(如圖1-4所示)。塞納河流域地勢平坦,從巴黎到河口365公里,坡降只有24公尺,水流緩慢。 塞納河提供巴黎1/2的用水,法國北部大城盧昂(Rouen)、勒阿弗爾(Le Havre)亦有3/4的用水來自塞納河,為法國中北部相當重要的河流。

圖1-3 法國,法蘭西島大區及中部-羅亞爾河谷大區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2 氣象分析

2016年5月下旬開始,一個移動緩慢的低氣壓系統持續籠罩歐洲西部上空,使得大氣環境相當不穩定,如圖1-5所示。另外,加上噴射氣流之激發,造成歐洲連日大雨。

圖1-5 5月30日12 UTC預報資料
(圖片來源: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模式起始時間:5月30日00 UTC)

圖1-6為德國氣象局(Deutscher Wetterdienst, DWD)之資料,5月30日降雨均集中於德國中南部,其中最大值發生於巴登-符騰保邦及巴伐利亞邦交界處,約為93毫米。根據德國氣象局之資料,1981年至2010年,德國全國在5月的平均雨量約為71.1毫米,而5月30日單日降雨量即達93毫米,足見降雨程度之劇烈。

圖1-6 德國5月30日累積雨量圖
(圖片來源:德國氣象局)

根據法國氣象局(Meteo France)之資料,自5月28日開始,截至6月1日為止,法國大部份地區5日累積降雨超過100毫米,其中巴黎所在的法蘭西島大區及中部-羅亞爾河谷大區雨量更達150~200毫米,如圖1-7所示。而巴黎地區最大日雨量發生於5月30日,累積雨量達35毫米,如圖1-8所示。

圖1-7 法國5日累積雨量圖(5月28日至6月1日
(圖片來源:法國氣象局)
圖1-8 塞納河水位歷線與逐日雨量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二、災情描述

大雨在德國造成許多河流位上升,導致房屋、道路橋梁和車輛被淹(如圖2-1)。洪水至少造成11人死亡,4人失聯。而僅在巴伐利亞,即造成逾10億歐元之經濟損失(約356億新臺幣)。

圖2-1 德國淹水情形
(圖片來源:BBC)

根據報導,法國於此次事件至少5人死亡、24人受傷,至少782城鎮受影響,數千公頃農田被淹沒,每公頃平均損失1千至1千5百歐元(約3.5~5.2萬新臺幣)。此次水災造成法國莫大的經濟損失,初步估計保險賠償金額在9億至14億歐元之間(約322至501億新臺幣) 此外,大雨導致塞納河水位高達6.10公尺,為1982年以來最高紀錄(圖1-8),造成巴黎市區嚴重淹水(圖2-2、圖2-3)。

圖2-2 法國淹水情形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圖2-3 法國淹水情形
(圖片來源:BBC)

三、政府應變作為

(1) 德國出動警方、消防隊員救助民眾(圖3-1)。

(2) 分發6萬8千個沙包築堤,並另備有3.5萬個沙包作為預備之用(圖3-2)。

圖3-1 德國救災情形
圖3-2 德國分發沙包築堤

(3) 法國曾於今(2016)年3月進行塞納河流域洪水之演練,模擬塞納河和馬恩河(Marne)水位上升的應變措施、測試各單位的協調防災效能。 巴黎動員900名急救人員、150名警察、40輛急救車和4架直升機。並推動87個公共或私營機構的參與,其中包括巴黎的醫院,全國鐵路SNCF網,EDF能源公司,以及建構電信和廢物處理公司網絡。

(4) 法國氣象局曾於5月30日對法國中北部23個省發布大雨-洪水橙色警報;6月1日,更對巴黎周遭2個省發布洪水紅色警報(法國警報體制中,橙色為次高級別之警報,紅色為最高級別之警報)。警報發布情形如圖3-3、圖3-4所示。

圖3-3 法國5月30日警報情形 圖3-4 法國6月1日警報情形

(5) 截至6月2日,法國政府共派出3,000名消防員、250名士兵進行逾16,000次救援行動,共疏散逾20,000名災民。

(6) 設立緊急基金,用於救災及災民的轉移、安置。

(7) 羅浮宮6月3日緊急閉館,搶救館內逾25萬件藝術收藏品。

(8) 法國國營鐵路(SNCF)關閉穿越市中心的地鐵路線。

四、致災原因研判

(1) 遠超過氣候平均值的劇烈降雨: 圖4-1為美國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所繪製之累積雨量圖,時間自5月22日起至6月6日止。由圖可看出雨區自法國中北部向東延伸至德國南部,且大部份區域累積降雨均超過360毫米,甚至超過480毫米。

圖4-1 累積雨量圖(5月22日至6月6日)
(圖片來源:NASA)

圖4-2為德國氣象局繪製之今(2016)年5月累積雨量與氣候平均值差距百分比之距平圖,圖中顯示此次受災最為嚴重之德國南部大部份地區於今年5月累積之雨量遠高出氣候平均值150%以上。

圖4-2 德國2016年5月累積雨量距平圖 (圖片來源:德國氣象局)

圖4-3為法國氣象局所發表之資料,同樣顯示今(2016)年5月法國中北部多數地區雨量遠超過1981-2010之30年平均值(根據法國氣象局資料,巴黎地區5月平均雨量約63.2毫米),為此次法國洪災肇因之一。

圖4-3 法國2016年5月累積雨量距平圖 (圖片來源:法國氣象局)

(2) 塞納河流域地勢平緩: 塞納河自巴黎至河口距離365公里,坡降僅24公尺。平緩的地形導致水流流速較慢、洪水宣洩不易,致使巴黎市區內積淹水多日不退,造成莫大的損失。

(3) 都市化導致脆弱度提高: 巴黎為法國政治及文化中心,都市化程度高,且賽納河畔居民眾多,交通路網複雜,故一遇水患即會造成許多日常生活機能癱瘓。 大巴黎地區的整治及城市規畫研究所(IAU)研究指出,塞納河沿岸居住人口數量逐日增加,故大巴黎地區遇塞納河氾濫,導致橋梁及道路禁行,影響數十萬人居住及工作。

五、檢討及借鏡

本次歐洲洪災事件中,法國最高日雨量僅約35毫米、德國日雨量約93毫米,即造成損失如此巨大之洪災,這是由於歐洲西部在地形、地理環境及氣候型態等條件上與臺灣均差異甚大。 即使自然環境等因素如此迵異,此次歐洲洪災事件仍有值得臺灣借鏡、學習之處:

(1) 強化政府、企業、社會之聯繫 法國曾於今(2016)年3月針對塞納河流域發生洪水之情境進行模擬演練,強化各級政府間(垂直)以及社會、企業體與政府間(橫向)之合作,以「近水救火」爭取災害搶救之時效性與弭補物資不足等情況,俾能有效降低災損。

(2) 正視極端事件,強化應變能量 根據法國氣象局之資料,巴黎地區5月平均雨量約63.2毫米,然5月30日單日雨量即逾5月平均雨量之一半、5月28日至6月1日之5日累積雨量更達150~200毫米,為5月平均雨量之2~3倍,故可判斷此次歐洲洪災事件之肇因實為極端、劇烈之降雨。當破紀錄之降水已趨於常態,如何調整相關應變機制面對極端事件之發生已為尚前重要之課題: 1. 可參考歷年極端事件之應變經驗來修正應變程序,並逐年滾動式檢討該年之應變機制,以達經驗傳承之效。 2. 另外可考慮於教育訓練或相關演練中加入極端事件之因子,藉著加強訓練之強度,讓有經驗之同仁可持續熟悉極端事件之應變作業,而新進同仁亦可藉此訓練在短時間內認識極端事件之作業流程,以期能加深防災能量之底蘊。

六、參考文獻

You may also like...